安徽省水文局“优秀共产党员”周俊成,1973年12月出生,现任含山勘测队负责人。他二十六年如一日,对工作高度负责、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工作成绩突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共产党员的担当,诠释了水文人的初心。
一、信念坚定、政治素质过硬
周俊成同志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自觉加强思想锻炼,坚持运用党的一系列科学理论来丰富自己的政治头脑,增强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做好自身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他及时将会议中学习的重要文件精神向所在队站同志宣讲。认真履行基层纪检监察监督员职责,时刻关注队站同志的思想状况,适时通过谈话谈心开展思想工作,化解职工消极情绪,并将基层职工的想法、诉求及时向局领导汇报。他不断总结经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着力端正队站同志工作态度,不断提高对队站的管理能力。
二、甘于奉献、勇于挑起重担
2019年,新的挑战不期而至。因为工作需要,周俊成被任命为含山勘测队负责人。彼时的含山勘测队年轻队员少,人手不够,同时管辖的站点又多,作为一名被党培养多年的老党员,他二话不说勇挑重担,始终秉持“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劲头往‘下’使的“三下原则”,坚持身先士卒到水文工作的最前线去,踏实工作,用实干说话,以表率服人。他将自己多年来习得的水文勘测技能和总结的宝贵经验无私地分享给同事们,经常性组织队站人员学习ACDP、RTK、电子水准仪、全站仪等新仪器、新设备的操作使用,开展应急演练工作,队站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他是队站负责人,他是业务骨干力量,他是巡测车辆的兼职驾驶员,他还是遥测站点维护员。多重身份的他,加班加点自然成了“家常便饭”。所辖站点每一次割草、除杂树、栏杆刷油漆、设水尺桩、水尺桩简单修复维护等工作,总是有他的身影。他经常忙完外业忙内业,有时一项工作还未结束又接到维护遥测设备、接送同事下站点支援的新任务。
三、恪尽职守、工作成绩突出
多年从事野外测绘的工作经历,造就了周俊成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老黄牛”优良品质。在2016年迎战洪水的战斗中,为了能测到宝贵的洪峰水位数据,需要在新桥闸水文站设立临时水尺桩。时间紧迫,他二话不说挽起裤腿、穿上救生衣就带头下水,在忘我工作的时候却不慎被水尺牌割伤了小腿。一起战斗的同事都劝他赶紧上医院治疗一下,周俊成说:“现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就是考验我们水文人的时刻,我怎么能临阵脱逃呢,况且这种小伤我处理一下就可以了,没有关系的”。就这样,他一直坚持到水情平稳后才去医院治疗,结果因为伤口长期被洪水浸泡而感染溃烂,被迫进行了植皮手术。“就一个小手术,没什么大不了。现在水情还很紧张,你们都回去坚守岗位吧”当同事们去医院探望他时,他还故作轻松地这样说。“每一个党员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他完美地诠释了“轻伤不下火线”的水文战斗精神。
在迎战2020年超标准大洪水期间,周俊成带领含山勘测队应急监测队始终坚守在防汛监测的第一线,为防汛抗旱当好耳目尖兵。自7月28开始,省防指为了尽快降低巢湖的高洪水位,提高巢湖闸以下各支流的行洪效率,果断决定启用裕溪河支流牛屯河上的铜城闸、新桥闸进行排洪。为保证牛屯河的行洪安全,同时以最大效率排出上游下泄洪水,巢湖管理局要求铜城闸管理处通过高频次调整闸门开启高度以求找到最佳行洪调度方案,为此需要铜城闸、新桥闸水文站配合提供大量准确的流量、流速数据来进行验证。面对这次高标准、严要求的抢测任务,周俊成带领含山勘测队克服汛期行路难、住宿难、吃饭难等一系列难题,与江河为伍,与暴雨为伴,持续驻扎在基层水文站,密切监测过洪流量,“这次的测流数据事关行洪的安全性,我们一定要确保测得准、测得及时,不能有丝毫懈怠”,他反复向队员们强调汛期工作纪律,从7月28日至8月26日整个牛屯河行洪期间,他带领监测队员连续实测39次共156份流量,为新桥闸站的应急报汛、推流以及上游铜城闸的合理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为确保牛屯河堤防的行洪安全发挥了重要技术支撑。
时间砥砺信仰,岁月见证初心,二十多年的水文工作中,周俊成同志将个人追求融入到水文事业的发展,这种无私无畏的劲头,这种勇于拼搏的担当,这种对一组组水文数据倾注的匠意匠心,这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实际行动,都生动诠释了水文行业精神,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