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100岁了!这条蜿蜒其中的河你了解吗?

2025-10-11

在北京中轴线中心处

有着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

木结构宫殿建筑群——故宫

1925年10月10日

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

今天

故宫博物院迎来百岁诞辰


图片


在紫禁城内

除了雄伟壮观的古建筑群

还有一条蜿蜒的河流环绕

这便是内金水河





内外有别的金水河




金水河

亦称筒子河或护城河

源于北京市西郊的玉泉山

在我国古代五行文化中

“金”表示西方

故元代定名为“金水河”


图片


金水河是一条“内外有别”的河

在明代,金水河被改道

从玉泉山引来的水过德胜门水关

流进什刹海后分为两支

第一支是为了供应明代宫廷

及皇家苑囿用水

第二支是为了补给城郊用水

第一支水系再被分为两支

形成内金水河、外金水河


图片


内金水河之水

由紫禁城西北筒子河水关进入

向南流至武英门前转向东

横跨太和门广场后向北后转而东

经文渊阁转南

从紫禁城东南角水关出宫

后汇入菖蒲河


图片

故宫西北角内金水河起点进水闸


内金水河全长约2100米

平均深度约4米

沿途穿20余座跨河桥

河底及边坡基本由石材铺砌

河道两岸挡墙下开孔口

便于两岸地面雨水径流直接汇入


内金水河道设计时直时弯

为了可流经更多的宫殿建筑

发挥引水、救火以及气候调节作用

明代《酌中志》记载:

“是河也,非为鱼泳在藻以资游赏,

亦非故为曲折以耗物料,

恐意外回禄之变,此河实可赖。”


同时

蜿蜒的河流、精美的桥梁

也为恢弘气势的宫殿群

带来了水的灵气

丰富了建筑艺术效果





紫禁城的排水系统




内金水河

是紫禁城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所有排水沟涵的最终出路

紫禁城的排水系统

包括屋顶、地上和地下三个部分

故宫大小殿宇中

各类屋顶的设计都遵循

屋脊高、坡度陡的特点

其目的是为了让雨水

在屋檐的滴水处汇集流至地面


图片


地上排水

主要包括台基排水、广场地面排水、

庭院地面排水以及城墙地面排水

其中台基排水设施

主要为龙头造型的排水兽

它们多半设置在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宫殿的台基上


图片

故宫太和殿台基的螭首吐出雨水 图片源自新华社


地下排水

即水流沿着地面的钱眼、沟槽

漏入下水沟道

最终全部排入内金水河

并被及时排出紫禁城

经护城河流入通惠河


宏大的故宫建筑群

在无数次骤雨中仍安然无恙

正是得益于其精妙的排水系统

2023年7月北京大暴雨后

故宫开放区域半小时内排干积水的

新闻登上热搜

网友感慨:“老祖宗的排水系统,

至今吊打很多城市!”


图片

角楼“摄影热”   李鑫


如今

游客可在东华门河畔看锦鲤嬉戏

摄影爱好者可追逐角楼的“金水倒影”

从“金水绕禁”到“活水润民”

水流轻叩石栏

这就是百年故宫鲜活的心跳


分享